健康小學堂

2025/10/21

活用溝通技巧 人際關係UP

pexels-liza-summer-6383158
左涵瑄臨床心理師

談到人際關係可能大部分的人都會贊同「做人難、難做人、人難做」,透過「我為人人」的付出,卻等不到「人人為我」的回饋,要找到並維持順暢、平衡的關係為何如此之難?如果問:「你期待什麼樣的關係?」,現代人可能會說「被接住」,那我們又是從哪裡開始失落的呢?

大部分的人最無憂無慮、最想重返的時光會是哪一段時期呢?根據我在各個講座中的統計結果,通常是「幼稚園」壓倒性勝利,而許多諮商個案開始感受到有人際困擾/壓力,大概是從「國小低年級」開始,對此現象我將之稱為「情境缺失」。

pexels-kseniachernaya-8535230

幼稚園是求學生涯中相對自由的一個時期(大學也是,但通常在人際上已經傷痕累累、不敢奢望了),被允許自由探索、發展自我,也是最容易獲得肯定、稱讚和包容的時光,然而經過短暫的暑假跨入小學,多重任務迎面而來:適應陌生的環境、準時到校、上課專心、完成老師的指令、情緒要穩定(不能哭、不要生氣)、跟別人當好朋友(不要發生人際摩擦/衝突)、分組時找得到人(第一名的壓力源)、回家要完成作業、準備考試…等;家長希望能幫助孩子趕快適應群體生活,想方設法讓孩子完成聯絡簿上的事項、跟上別人的腳步、被別人喜歡,這些努力反而變成親子之間的壓力,孩子感到挫折,家長覺得失敗,惡性循環就此開啟。

pexels-mikhail-nilov-7929423

在這個歷程裡很重要的規訓是「合群」,就是「跟別人一樣」,其實這是管理的角度,為了有效率、方便省事,所以要「統一」(這也是很重要的歷史影響)、聽話、配合,視慾望為罪惡,「不要問『為什麼』」,如果每次都要花時間解釋原委、傾聽想法、梳理情緒、點燃動機、引導行為、修正方針,實在太累了!於是產生了許多片段化、標籤化,造成「情境缺失」的互動,久而久之,那些不同特質、需求、想法或經驗的人,在不被充分理解之下,容易被視為「麻煩」和「奇怪」,被貼上「自私」、「貪心」和「幼稚」等標籤,逐漸地喪失自信、自我否定和壓抑,難以有機會練習「調節」,導致越來越多情緒困擾及人際挫折。

為什麼要花費篇幅說明這個脈絡呢?因為人際關係是非常需要考量情境的網狀互動歷程,並非線性的簡單因果(即:怎麼栽就怎麼收穫),如同在數學的學習上,若不理解公式的原理,在應用問題上就難以適用,何況現實中的人際關係可是比數學應用題複雜許多!我們長期在練習快速地找到「標準答案」(是非題、選擇題),就是被強化「情境缺失」的歷程,養成「非黑即白/誰對誰錯」的思考模式,少了論述、辯證就會失去理解和表達能力,而「同理心」就是在人際互動中展現理解和表達的過程啊!

著名的家族治療師-維琴尼亞·薩提爾(Virginia Satir)提出的「一致性溝通」並非毫無彈性地對所有的人都說一樣的話,而是需要同時關照「自己」、「對方」與「情境」三者的平衡;在互動中,當有一方的狀態(情緒、想法、需求、立場、角色…)變動時,就需要滾動式調整了。

pexels-fauxels-3182808

若要提出具體的溝通原則,我將之分為「意願」和「能力」兩個向度:
1.首先「意願」是指有無「好奇心」想要瞭解對方的想法、感受和考量?而非透過說服來消弭差異,也不是落入「對/錯」的爭論之中,僅是單純地想知道「原來你是這麼想的~」
2.在「能力」的向度上則需要具備三個部分:
(1)「把話說明白」:把自己的意見和期待講述得讓對方能夠理解,而非情緒化地讓話題失焦。
(2)「把話聽清楚」:瞭解對方想要表達的真實意思,而非先入為主地認定、誤解。
(3)「接受不如預期的結果並適當調整」:能夠承受不如預期帶來的失望和難受,並進行適當的調整,同時尊重別人有著跟自己不一樣的選擇、喜好和意志,而非解讀為對自己的否定或拒絕,也不是採取非黑即白/全有全無的兩極化反應。

pexels-yankrukov-7640768

雙方都得有上述的意願和能力才稱得上有效溝通(不見得有共識喔!),一定會有人問:「如果對方沒有意願或沒有能力呢?」,我的想法是:「端看你想跟對方維持什麼樣的關係?(例如:點頭之交、工作關係、普通朋友、友達以上、摯友)」,又會有人問:「我把對方當寶,但對方當我是草,該怎麼辦?」,那就看你是否有「接受不如預期的結果並適當調整」的能力囉~

如何擺脫「情境缺失」的影響?必須先回到「真實地理解且接納自己的慾望和人性」(自我覺察),「好好地認識並調適自己的身體和情緒」(自我照顧),才會有力量不帶評價地去回應別人的表達(接住他人),一起持續地創造出「被接住」的互動經驗;如果請你回想生命中感念的人,我想會是曾經花時間陪伴、理解你的那一位。

關係是雙方互動的結果,不同角色、親疏遠近程度相異的關係,本來就有不同的應對方式(例如:職場關係和諮商關係都是特殊關係),在努力找平衡的路途中,請記得把溫柔的好奇心留給自己,那並不是孤單或者無奈之下的不得不,而是無可替代的能力~

pexels-helenalopes-697243



圖片來源:Pexels

 

偵測到您已關閉Cookie,為提供最佳體驗,建議您使用Cookie瀏覽本網站以便使用本站各項功能

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,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。 我們已更新並將定期更新我們的隱私權政策,以遵循該個人資料保護法。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。如需了解更多關於本網站如何使用cookies 請參照我們最新版的 隱私權聲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