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小學堂

2025/09/04

免於糖的誘惑飲食

pexels-ash-craig-122861-376464
臺大醫院金山分院/林杏姿營養師

想吃但又怕,到底能吃多少的糖呢?
這是每個人都很想知道的事,精製的糖的原料來源為甘蔗或甜菜,經過製糖的流程後所得到之產品,這些精製的糖是食物中甜味的主要來源,也是廚房中必備的主要調味料之一。糖除了提高了食品的美味外,在營養價值部分,每公克糖提供4大卡熱量,攝取過多精製的糖容易造成蛀牙、肥胖、代謝症候群、心血管疾病等健康問題。但每天究竟吃多少糖才不會過量呢? 世界衛生組織(WHO)建議每日精製糖的熱量不可超過總熱量的10%為限,依每人每天熱量攝取2000大卡計算,即為200大卡,而每公克糖的熱量為4大卡,因此每日糖的攝取量以50公克為限,例如1杯市售手搖飲700cc紅茶全糖,含糖量大約52.5公克即過量了。


sugar-6935243_1280

「糖」和「醣」又有什麼不同呢?
糖與澱粉、膳食纖維皆屬於碳水化合物(或稱醣類)的一種,具有甜味較高的糖,為分子較小的單醣類或雙醣類,例如:葡萄糖或蔗糖等。而澱粉則為多醣類,經消化分解後產生葡萄糖(單醣類),提供人體所需能量,有助於防止肌肉流失。而碳水化合物(醣類)中的纖維質則無法被人體分解產生能量,但能幫助血糖穩定、維持腸道健康的功能。

有益身體健康的飲食型式建議優先選擇複合性碳水化合物(醣類)的食物種類,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,限制精製的糖攝取量。而哪些食物含有複合性的碳水化合物(醣類)種類呢? 衛福部公告之每日飲食指南將食物種類分為全榖雜糧類、豆魚蛋肉類、乳品類、蔬菜類、水果類、油脂與堅果類等六大類食物,其中富含人體所需之複合性碳水化合物(醣類)的食物種類包括:全榖雜糧類、乳品類及水果類。


 

哪裡有隱藏糖的地雷食物?
目前已知攝取過多精製的糖有礙身體健康,但由於生活型態的改變,食品加工技術的進步,越來越多的加工食品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,由於糖是最常使用而來增加口感及風味的添加物,並且巧妙的隱藏在各式各樣的食物中,讓人不知不覺中攝取過量,包括果乾、穀物棒等被認為是健康的食物中。雖然喜愛甜味可能是出自於本能,但為維護健康,不妨嘗試再做一下努力,調整飲食生活,免於糖的誘惑。

 

減少糖攝取量是促進健康重要的一步,首先要先學會辨別隱藏的糖,遠離甜食及加工食品,可以水果等天然食材取代甜品,或甜品中減少糖的使用量,或使用蜂蜜等天然食材取代,但仍需適量。而飲料的部分,則優先選擇無糖飲料,或將飲品改為小杯量,若可調整甜度,則改為半糖、微糖,甚至無糖,逐漸減少糖份及熱量攝取量。此外,亦可增加戶外活動,散散步,減少待在電視或電腦前想吃甜食的慾望。

健康飲食生活是一個長期的習慣,需持之以恆,每日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,選擇天然、未加工之原型食物,減少加工食品及甜點、含糖飲料,加之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及規律運動,更能維持及促進健康。



資料參考:
1.每日飲食指南手冊107年10月出版,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, https://www.hpa.gov.tw/Pages/EBook.aspx?nodeid=1208
2.國人糖攝取量上限,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+, https://health99.hpa.gov.tw/theme/tab/410/1255
3.輕飲一夏, 朱玉琳, 臺大醫院健康電子報, 2014年08月第81期,https://epaper.ntuh.gov.tw/health/201408/special_1_3.html




圖片來源:Pexels,pixabay

 

偵測到您已關閉Cookie,為提供最佳體驗,建議您使用Cookie瀏覽本網站以便使用本站各項功能

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,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。 我們已更新並將定期更新我們的隱私權政策,以遵循該個人資料保護法。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。如需了解更多關於本網站如何使用cookies 請參照我們最新版的 隱私權聲明